【学思践悟】
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,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。纵观全球,当前生物多样性正以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下降,在代际层面对人类的存续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,国际社会正处于?;ど锒嘌?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。中国拥有世界最全面的生态系统类型,这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,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?;ぃü⒁怨夜拔魈宓淖匀槐;さ靥逑?,实施生物多样性?;ぶ卮蠊こ蹋凳┳钛细裰捶喙艿龋欢贤平锒嘌员;び胧本憬?、创新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?;ぶ?。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,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,是健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。
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?;ど肪潮匦胍揽恐贫?、依靠法治?!苯ㄕ铝⒅剖墙ㄉ枭拿?、?;ど锒嘌缘幕⌒怨丶怨ぷ?。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种种问题,多与立法不完备、执法缺位、监督不力等密切相关。目前,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?;し商逑?,现行立法在生物多样性?;び肟沙中梅矫嬉卜⒒恿酥匾饔?,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,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提供制度保障。
做好顶层布局,构建整体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。目前,我国尚无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门立法,现有立法区分不同类型的?;ざ韵蠼蟹直鸸嬷疲泄厣锒嘌员;さ脑蛴胫贫壬⒓渲?。此种立法模式,只关注生物多样性?;さ哪掣龇矫?,整体性、系统性不足,不仅会导致法律之间相互冲突、各领域法律法规难以有效衔接,还容易出现立法空白,无法形成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法治合力。当务之急是通过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,对各领域法律法规进行统筹协调,确保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和一致性,并兼顾生物多样性?;び刖每⒗弥涞钠胶?。
梳理评估现有生物多样性?;は喙胤煞ü妫徊酵晟浦匾低?、重要生态空间法律?;ぶ贫?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成效评估和空缺分析,加快启动农业、渔业、生物安全、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,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?;ひ约笆亍⑸帧⒉菰?、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?;は喙亓⒎ㄐ薹üぷ鳌T谥匾占浞杀;し矫妫】斐鎏ㄗ耪攵陨;ず煜吖芾淼姆煞ü?。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”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。生态?;ず煜呤枪量占涔婊墓丶芸乇呓?,覆盖全国重要生态空间,跨度广泛,仅依赖政策性文件进行规范,易导致不同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内容不一、相互冲突。对此,需要制定专门法律,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标准、审批及调整程序、监管责任等关键要素,指引各地按照统一程序和标准划定红线区域,以有效管控重要生态空间,保障生态功能不减弱、面积不缩减、性质不改变。
提高执法与监管力度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?;ど肪?,加快制度创新,强化制度执行,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。执法监督工作彻底与否,决定了我国生物多样性?;すぷ鞯某尚АN嵘捶喽阶芴逅?,确保生物多样性?;すぷ鞯某中院陀行?,可以从建立完善执法监管长效机制、强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等多方面综合施策。
完善生物多样性?;ぶ捶喙艹ばЩ?。建立健全与生物多样性执法?;は喙氐姆煞ü嫣逑?,清晰设定生物多样性?;さ姆杀曜?,严格规范执法程序,明确界定违法行为以及相应法律责任,避免出现弹性执法和无法可依等情形,为执法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与实操指导。建立科学的执法评估体系,对执法活动程序是否合法、处罚是否准确、效果是否达标等进行科学评估与量化评价,形成专门评估报告后,及时反馈到执法部门,用于指导并优化执法实践活动。将常态化监督作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的核心,明确建立专项检查、定期巡查、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方法,增加执法活动的透明度和覆盖面,提升执法效果,保证执法活动的持续性与稳定性。
加大中央生态环境?;ざ讲炝Χ?。坚持依法、科学、精准原则,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建立生态环境?;ざ讲熘贫忍逑担苟讲煊姓驴裳<岢治侍獾枷?,以中央关心、社会关注、群众关切的问题为重点,聚焦具有普遍性、舆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从源头上督察,尊重生态环境?;た凸酃媛?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缝对接,妥善处理好集中督察与督察常态化的关系。
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
全面调查、监测和准确评估,是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实效的重要前提。监测和评估工作有助于洞悉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整体面貌和分布规律,为?;?、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面对生物多样性?;さ母丛有院统て谛蕴粽?,我国在该领域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。应在法治轨道上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,提高调查监测水平,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。
全面提高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水平。一方面,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方法提升,建立完善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技术标准体系,从而推动调查监测工作的法治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进程;另一方面,在深入分析现有生物多样性调查空缺的基础上,针对性地开展补充调查,特别是要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?;び畔惹蛞约盎坪印⒊そ戎氐闱蛏低车纳钊氲鞑?。对于重点物种和重要生物遗传资源,将定期调查与常态化监测有机结合,并依据调查成果及时编制或更新相关?;っ?。
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。定期对全国生态系统、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的分布格局、?;は肿唇腥嫫拦溃⒉既锒嘌宰酆掀拦辣ǜ?。根据生态?;ぜ喙苁导是榭?,开展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及动态评估,全面掌握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情况,以及重要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?;こ尚У?。在国家对重大水利水电、交通运输、矿产资源等工程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,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立法、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等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,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,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和修复方案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